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
課號
課程名稱
階段
學分
時數
修
教師
班級
人
撤
備註
110-2
303106
台灣文學史
1
2.0
2
△
王韶君
博雅課程(七)
37
2
106-108:歷史與文化選修。109(含)後:人文與藝術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王韶君
Email
skwang@ntut.edu.tw
最後更新時間
2022-05-08 22:27:38
課程大綱
本課程透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學主題與作家作品,認識臺灣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在時間上,從清治、日治一直到戰後與當代臺灣,透過文學閱讀,了解臺灣社會的發展,更加理解臺灣歷史,貼近臺灣這塊土地與生活,以及對人與文化的觀察與關懷。 This course understand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rough reading different types of literary themes and writers' works. In terms of time, from the Qing Dynasty,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period to the post-war and contemporary Taiwan, through literary reading, we can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society,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aiwan more, get close to the land and life of Taiwan, and observe and care about people and culture.
課程進度
第一週 2月24日 授課內容與授課方式說明 第二週 3月3日 清領時期(1)宦遊文學 第三週 3月10日 清領時期(2)台灣古典詩文 第四週 3月17日 日治時期(1)漢文與日文 第五週 3月24日 日治時期(2)台語文創作 第六週 3月31日 日治時期(3)雜誌與報刊 第七週 4月7日 日治時期(4)現代性與文明 第八週 4月14日 戰後初期(1)二二八與文學創作 第九週 4月21日 期中考 第十週 4月28日 戰後初期(2)跨越語言的一代 第十一週 5月5日 1950年代反共文學 第十二週 5月12日 1960年代現代主義 第十三週 5月19日 1970年代鄉土文學 第十四週 5月26日 原住民文學 第十五週 6月2日 女性文學與性別書寫 第十六週 6月9日 海洋文學 第十七週 6月16日 當代台灣文學主體性思考 第十八週 6月23日 期末考
評量方式與標準
1. 期中考 30%:筆試 2. 課堂出席、討論與口頭報告 40% 口頭報告:自選主題和文類,每人以5分鐘為原則,於期末考周繳交書面報告。 3. 期末考 30%:於期末考周繳交書面報告,至少1,000字。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否
1.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 註解版》(高雄:春暉,2018)。 2.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7)。 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2011)。 4.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遇見300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台北:圓神,2004年)。 5.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合訂本)》(台北:大通書局,1995)。 6. 葉石濤、鍾肇政主編,《一桿秤仔》(台北:遠景,1997)。 7. 施淑編,《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1992)。 8. 梅家玲、郝譽翔主編,《小說讀本》上、下(台北:二魚文化,2015)。 9. 王藍,《藍與黑》(台北:純文學,1978)。 10. 林雙不編選,《二二八臺灣小說選》(台北:自立晚報社,1989)。
課程諮詢管道
課程對應SDGs指標
備註
因應疫情,一俟學校通知,即刻採取遠距教學,教學軟體使用Microsoft Teams。
教師聯絡信箱:skwang@mail.ntut.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