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
課號
課程名稱
階段
學分
時數
修
教師
班級
人
撤
備註
112-1
320659
建築技術史
1
2.0
2
★
欒中丕
建築一
創意一
56
1
建築一和創意一合開(限主修建築系選課)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欒中丕
Email
pierre@abri.gov.tw
最後更新時間
2023-06-01 18:44:07
課程大綱
一、經由建築史發展過程中,解析不同時期及不同構造形式之建築案例,探討材料、結構及構造方式,對設計者理念之表達、空間品質之塑造及建築美學之發展等課題的影響與關連性。 二、本課程將從哥德式之石構造建築(Masonry Construction)、工業革命發展之鐵構造建築(Iron Construction)、混凝土構造建築(Concrete Construction)、鋼構造建築(Steel Construction)及木構造建築(Wood Construction),這些不同時期之建築形式,藉由不同之材料特質、結構及構造方式等工程技術,詮釋設計者之理念,並表達不同社會文化及建築風格,進而闡述建築工程技術如何引導合理的建築設計方案及創造獨特建築美學。
課程進度
Week 1 : 課程綱要及重點介紹,磚石構造特性 Week 2 : 哥德式教堂特點,仿羅馬半圓拱構造Vs.哥德式尖拱構造 Week 3 : 中秋節 Week 4 : 石構造技術之演進及其古典設計概念,探討構造對建築之影響 Week 5 : 鍛鐵、鑄鐵及鋼材之製造發展,鐵構造-新建築潛力的演進 Week 6 : Viollet-Le-Duc 的建築觀點,及鐵構造建築案例與設計理念分析 Week 7 : 鐵構造建築Vs.石構造建築,及其空間品質與建築美學之探討 Week 8 :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及預力混凝土之原理及特質 Week 9 : 繳交期中報告。早期混凝土構造之發展:Hennebique、Baudot、Perret案例分析 Week 10 : 工程師對於混凝土構造之詮釋:Maillart鋼筋混凝土板的結構美學 Week 11 : 創造混凝土構造之新語彙:Corbusier與Kahn之觀點及案例分析 Week 12 : 早期鋼構造高層建築之發展:Chicago School之發展與案例分析 Week 13 : 建築思潮,龐畢度中心設計理念與構築技術案例分析 Week 14 : 木構造特性,新型木構件與板材發展 Week 15 : 木構造的演進與重型木構造系統 Week 16 : 輕型木構造的改良與構造系統 Week 17 : 建構建築與構築技術之橋樑 Week 18 : 繳交期中報告。
評量方式與標準
1.期中報告30%: 分組報告。 2.期末報告40%: 專題報告。 3.平時成績30%: 出席與上課互動表現。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否
1.使用教材: (1)建築構造的基本原則: 材料和工法,第五版,呂以寧、張文男譯,六合出版社,101年。(原著: Fundamental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Edward Allen and Joseph Iano, 7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9.) (2) 圖解建築構造,第六版,林佳瑩譯,易博士出版社,2023。(原著:Building Construction Illustrated, Francis D. K. Ching, 6th edit., John Wiley & Son, Inc., 2019.) (3) 3D 圖解 建築構法,編著:松村秀一, 譯者: 邱榮政,茂榮書局。 2.參考書目: (1)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Sigfried Giedion,Harvard Univ. Press. (2)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Up to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edited by Robert Mark (3)The Structural Basis of Architecture, BjØrn N. Sandaker, Routledge. (4)工程師奇想-彼德.萊斯的工程生涯,譯者:丁肇辰,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
課程諮詢管道
學生加退選簽核及諮詢課程問題管道:
1.授課老師電話02-89127890分機110,E-mail: pierre@abri.gov.tw
2.加入line群組(112北科大建築技術史:https://line.me/R/ti/g/7oSw0knJ2n )輔佐聯繫
課程對應SDGs指標
備註
本課程對應 SDG 9, SDG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