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
課號
課程名稱
階段
學分
時數
修
教師
班級
人
撤
備註
110-2
300990
永續與韌性城市專題
1
3.0
3
★
彭光輝
職建都所
5
0
日、職建都所合開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彭光輝
Email
khpeng@ntut.edu.tw
最後更新時間
2022-01-24 10:08:30
課程大綱
韌性城市是人類回應環境變化以尋求新穩定狀態能力的集居聚落。由於全球氣候變遷逐漸影響人類的居住環境,加以城市的開發與發展,消耗的能源與資源,促使碳排放增加,破壞自然界的循環,又導致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台灣位處自然災害容易發生之脆弱帶,將近3/4面積與人口處於地震、颱風與洪患之複合性災害威脅地區,必須積極推動減緩與調適作為。研究顯示藉由建構永續與韌性機制及基盤設施系統,可提升自身轉化、重組之功能,有效因應環境變化,因此建構韌性城市已成為建築、都市與環境規劃重要的研究議題。 本課程將研究在全球化與氣候變化下的永續與韌性城市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內容包括永續、創意、智慧、宜居、全球和後工業城市的理論與實務;並以實際案例借鑒不同城市之韌性的回復力規劃,減少社會失序和提高當地應變災害能力的積極策略和實踐方法,期能將這些概念和經驗應用於規劃所需的研究和技能。
課程進度
1.第一週(2/22)永續韌性城市課程介紹與導論(Introduction) 2.第二週(3/1)個人到城市治理的韌性(Individual-to-City Governance Resilience) 3.第三週(3/8)環境惡化、災害與氣候變遷(Degradation, Disasters, Climate Change) 4.第四週(3/15)如何使城市更具韌性(How to Make Cities More Resilient) 5.第五週(3/22) 災害管理理念與專業(Concept/Terminology in Disaster Management) 6.第六週(3/29)回應氣候變遷和環境風險的概念和策略(Concepts and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risk) 7.第七週(4/5)清明節放假 8.第八週(4/12)永續韌性城市論文寫作指導(Sustainable/Resilient Cities Essay) 9.第九週(4/19)期中考週(Midterm Exam Week) 10.第十週(4/26)脆弱、韌性與調適的省思(Rethinking vulnerability, resilience, and adaptation) 11.第十一週(5/3)永續韌性城市與防疫生活圈(Response to COVID-19) 12.第十二週(5/10)能源與韌性城市(Energy and Resilient Cities) 13.第十三週(5/17)地方治理永續韌性規範(Handbook for local government) 14.第十四週(5/24)建立永續韌性城鎮品牌(City Branding) 15.第十五週(5/31)營造永續韌性地方創生(Place Making) 16.第十六週(6/7)從國際100 Resilient city組織探討國際韌性城市經驗(100 Resilient City) 17.第十七週(6/14)學生研究報告(Project Presentations) 18.第十八週(6/21)期末考週(Final Exam Week)
評量方式與標準
(一)上課互動情形(30%):閱讀主要的參考文獻、上課聽講、參與課堂討論 (二)課堂報告(30%):就選定主題進行文獻閱讀與專題研究,並參與課堂報告 (三)學期報告(40%):依課堂報告內容以及師生所提意見,修撰學期報告完稿(依論文格式撰寫,文長12號字約10-15頁)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是
1.彭光輝(2017),社區規劃與永續都市,台北科大建都所 2.洪鴻智(2015),面對天然災害之韌性都市建構策略與評估,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3.陳亮全 (2014),韌性都市概念落實 4.廖桂賢 (2011),邁向韌性城市 5.李永展 (2015),韌性城市的觀念與論點 6.宋爾軒(2015),認識韌性城市 7.游保杉,(2020) 韌性水城市評估 地方政府首長參考手冊,經濟部水利署 8.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企劃組, (2019) 聯合國「2019 年城市具有韌性評估報告」之摘錄,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第172期 9.一百韌性城市http://www.100resilientcities.org/ 10. The World Bank, Climate Resilient Cities: A Primer on Reducing Vulnerabilities to Disasters,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11. UN-Habitat, (2020), City Resilience: Action Planning Tool, UN-Habitat 12. Ed. by Dan. M. B., Armas, I. & Goretti, A., (2014) Earthquake Hazard Impact and Urban Planning, London: Springer 13. United Nations DESA, (202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tlook 2020, United Nations DESA. 14. Arcadis, (2018), The Sustainable Cities Index 2018, Arcadis 15. Richards, G. & DuifSmall L. (2019) Cities with Big Dreams: Creative Placemaking and Branding Strategies, New York: Routledge 16. 課程進行中隨時提供參考專論及期刊論文
課程諮詢管道
課程對應SDGs指標
備註
1.本學期課程因應疫情防疫規定,可能調整教學方式(遠距教學或分流上課)、使用教學軟體、教師諮商時間與聯絡方式等資訊。
2.目前上課時間為原排定時間,如配合學校公布採遠距較學,同學不須到校,上課地點為學生各自可以上網的穩定及安靜處所;教材課前以line或email提供;評量方式仍如原訂評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