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
課號
課程名稱
階段
學分
時數
修
教師
班級
人
撤
備註
110-2
298210
建築設計 (二)
1
4.0
6
▲
林靜娟
張崑振
黃少妤
蔡淑瑩
建都所
7
0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黃少妤
Email
phsophia@gmail.com
最後更新時間
2022-02-14 19:26:22
課程大綱
總課程目標: 在學員原有專業基礎上,增加其深度與廣度,包含自實質與非 實質環境之探討與實踐等之能力。 研二課程目標: 透過設計課題培養自實質至非實質環境與實踐之總體操作能力 ,其深度與廣度將是評價判準。 課程概要: 就各學員所選定課題完成一設計成果及完整探討與實踐之過程 書面資料,以接受目標檢驗。 Goal for the Course : Base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disciples learn to enhance the depth and width of ascertainment and practice in both substantial and non-substantial environments. 2nd Grade Through different design topics, the disciples accomplish the course goal-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general manipulation and practice in both substantial and non-substantial environments. A complete presentation, which includes design result and a report of the process of ascertainment, will be required for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will emphasize on the depth and width of ascertainment and practice.
課程進度
課程目標 1.培養研究(Research)作為高階規劃設計能量來源之專業理念 2. 探索設計(Design)作為研究分析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樂趣來源之創意理念 3. 鍛練研究(Research)與設計(Design)完整論述能力之全方位領導專業表現 4.專題設計和建築論述構成和整合能力 教學方式 1.小組討論 2.邀請其他來賓進行專題演講 3.個案教學研討 4.專題研究或實習 5.期末報告/策展/發表 6.配合使用多元教學平台 課程進度 期中考前 練習01 對環境的觀察與探索的能力 設計論述練習建構 期中考後 練習02 設計方法的演練 建立對環境條件的基本態度與看法
評量方式與標準
學期總分 + 平常成績 佔100% 詳細說明請參考紙本課程大綱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是
1.路上觀察學入門/赤瀨川原平, 藤森照信, 南伸坊/編著,嚴可婷, 黃碧君, 林皎碧/譯/行人出版,2014 2. 城市的意象/Kevin Lynch 著,胡家璇譯/遠流出版,2014 3. 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Anne Mikoleit、Moritz Purckhauer 著,洪世民譯/行人出版,2012 4.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Jane Jacobs 著,吳鄭重譯/聯經出版,2007 5.Groat Linda & Wang David, 2002, Architectural Research Method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USA. 6.1. Lim, William SW, 2007,《ASIAN ALTERIT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through the Lens of Cultural Studie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Co., London. 7.Pilwon Han, 2011, A New Tradition of East Asian Cities: The Dualistic Urban structure, Hannam University.
課程諮詢管道
課程對應SDGs指標
備註
本學期課程因應疫情警戒等級規劃上課方式原則如下,實際實施日期與上課方式,請依照學校網頁所公布之訊息為準:
※「三級」(含)以上警戒:課程全採遠距授課。
※「二級」警戒授課方式說明如下:
●上課方式:遠距上課 https://moe-tw4.webex.com/meet/shaoyuhuang
●評量方式:線上報告與繳交電子檔案 email: shaoyuhuang@mail.ntut.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