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
課號
課程名稱
階段
學分
時數
修
教師
班級
人
撤
備註
110-2
296136
資源工程實務專題(一)
1
1.0
3
▲
張裕煦
材資三乙
40
0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張裕煦
Email
yhchang@ntut.edu.tw
最後更新時間
2022-02-15 15:52:06
課程大綱
本課程之內容設計主要是使學生在指導教授的教導下能實際去研究有關資源工程的應用,從中學生能學習到解決資源工程上任何問題的方法。
課程進度
課程進度由各專題指導教授訂定 本課程之目的是訓練並教導學生如何發掘及思考問題,以及設計實驗或理論模式來解決問題。包括相關國際學術論文閱讀、實驗設計與進行、分析儀器操作、成果分析、討論與結論等,並依照本校碩士論文格式書寫成結果報告。此外,本課程亦培養同學發表論文的基本禮節及準備技巧等事項。本課程以小組團隊合作為原則,每組至少三人,施行規範詳列如後: 1. 本課程為兩學期共二學分、六小時(三下必修、四上選修各一學分三小時)。 2. 每位學生須於三年級下學期開學後兩週內選定專題指導教授與研究課題,學生可與數位教授討論後,視其個人興趣及教授之專長與研究方向來決定研究課題。 3. 專題研究之進行方式由指導教授擬訂。 4. 上課時間: 由於此課程以特定研究題目為主,因此每組成員至少須每兩週與其指導教授報告研究進度並討論研究結果。 5. 研究進行期間所使用之儀器及設備等,須依照並遵守該儀器設備負責老師之規定使用之。 6. 每一學期舉行一次研究或成果報告,由所有指導教授列席評審指導。各組專題研究成果發表為期末考前二至三週。 7. 成果發表施行: 每組以20分鐘為限,其中包括口頭報告及回答問題。男、女同學須著正式服裝。 8. 修課學生須全程參與成果發表。 9. 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各佔學期總成績之50%,平時分數佔50%。 10. 各組須於報告前備妥其報告內容摘要,並於報告前一週彙整並繳交至授課教師處。 11. 期末書面報告須於上台報告後一週內,經專題指導教授批閱簽名後,繳交至本課程授課老師處。
評量方式與標準
報告各佔學期總成績之50%,平時分數佔50%。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是
自訂教材與國際期刊
課程諮詢管道
課程對應SDGs指標
課程是否導入AI
備註
若實施遠距教學,請與指導教授聯絡實驗進行方式,可使用各式通訊軟體。
聯絡方式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