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課號課程名稱階段學分時數教師班級備註
114-1 352993 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應用介紹 1 2.0 2 洪揮霖 博雅課程(九) 0 0 自然與科學向度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洪揮霖 教師諮商時間(Office Hours)
Email honger@ntut.edu.tw Email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27 12:48:55
課程大綱
課程進度
評量方式與標準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否
課程諮詢管道上課地點與相關注意事項依學校公告,所有修課同學請務必加入line群組(開學後兩週內務必要加入群組),訊息公告均利用line群組。Line群組連結如下:
https://line.me/ti/g/BV63ahuvdC

Office hours:二78、三67
共同科館602
課程對應SDGs指標SDG4:優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SDG13: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課程是否導入AI● 使用生成式AI作為教學過程的輔助工具(Use generative AI tools as an aid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 鼓勵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generative AI tools)
● 使用生成式AI進行課堂即時互動(Use generative AI for real-time classroom interaction)
● 簡單介紹AI的基本概念(Briefly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of AI)
備註
除了第9、18週期末報告外,課程內容均對應SDGs課程指標:4優質教育, 8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13氣候行動,有很大關係,此課程內容為跨領域學習,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相關議題,不僅可以幫助工作,更可以促進經濟成長,其中更有相關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的學習研究。
另與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相呼應內容包含典範學習(Example)、啟發思辨(Explanation)、正向期許(Expectation)等,對應週次除了第9、18末報告外,其餘均有包含上述6E等教學方法。
提醒:
1. 此課程採用探究式教學法,老師只負責引導和從旁協助、尋找資源。
2. 此課程有美國柏克萊大學統計所畢業之鄭振和博士團隊協助教學和引導
3. 此課程強調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思考、創新、整合、團隊討論、收集和分析資訊,未能接受者,請勿選修此門課程。
4. 可組隊做專題實務研究,老師協助尋找資源或募資。
5. 此課程目標為運用人工智慧、學習和應用量子計算,和業界共同建構元宇宙
6. 未盡詳細之處,將於開學後上課公告。Line群組連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