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
課號
課程名稱
階段
學分
時數
修
教師
班級
人
撤
備註
110-1
293953
構造地質學特論
1
3.0
3
★
羅偉
資源所
7
0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羅偉
Email
lowei93@ntut.edu.tw
最後更新時間
2021-08-30 14:29:16
課程大綱
地球自生成以來,其組成與結構一直在改變。今日的岩體即是這種長期改變的結果。地質學是研究岩體組成與結構變化的科學,目的在於掌握這種變化的軌跡,而構造地質學是地質學裡專門研究岩體結構變化的一分科。所謂的岩體結構(即地質構造)是指一個岩體的形狀、尺寸及其內部組成顆粒的排列情形。要了解結構的變化,無論是定性或定量,先要了解岩體的原始結構,從而才能了解現在所觀察到的岩體結構是否發生過變化。雖然構造地質學的目的是由現在既成的結構去了解地球的結構變化,但是就現在地球的結構,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岩體結構,大多被植生或土壤所覆蓋,即使偶有露出,也僅是其立體結構的某一表面而已,因此如何利用這些零星有限且是平面的岩體結構去推論地殼整體的結構,是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研究構造地質學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先從了解一個地區某一個露頭的現在結構開始,並由理論及實驗所得的結果推論這個岩體的結構變化過程,再由這些零星露頭的結構及其結構變化過程的資料,去推論、去拼湊涵蓋這些露頭地區的結構,由點而線、由線而面,終而包括整個地殼。 本課程為構造地質學的進階課程,主要討論以下之主題:岩石的力學性質與變形行為、應變分析等。
課程進度
週別 日期 大綱標題 大綱備註 01 準備週,課程簡介 02 構造地質學緒論 03 構造地質學幾何分析方法 04 構造地質學之運動學分析 05 構造地質學之動力學分析 06 期中考試 07 野外實習 蘇澳 08 專題報告一 09 專題報告二 10 專題報告三 11 專題報告四 12 專題報告五 13 野外實習 花東 14 專題報告六 15 專題報告七 16 專題報告八 17 專題報告九 18 專題報告十 決定學期成績
評量方式與標準
平時成績:(50%);包括作業、學習態度及出勤狀況。 期中考試:(20%) 期末報告:(30%)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是
0.Price, N. J. and Cosgrove, J. W. (1990) ANALYSI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502pp. 1.Davis, G. H. and Reynolds, S. J. (1996) STRUCTURAL GEOLOGY OF ROCKS AND REG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776pp. (2nd. Eds.) 2.Ghosh, S. K. (1993) STRUCTURAL GEOLOGY:Fundamentals and modern developments. Pergamon Press, Inc., New York, 598pp. 3.Hatcher, R. D. Jr. (1995) STRUCTURAL GEOLOGY:Principles, Concepts, and Problems. Prentice-Hall, Inc., New Jersey, 525pp. (2nd. Eds.) 4.De Paor, D. G. (1996) STRUCTURAL GEOLOGY AND PERSONAL COMPUTERS. (Computer methods in the geosciences; volume 15) Elsevier Science Ltd, Oxford U.K., 527pp. 5.Pollard, D. D. and Fletcher, R. C. (2005) Fundamentals of Structural Ge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500pp. 6.Twiss, R. J. and Moores, E. M. (2007) STRUCTURAL GEOLOG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736pp. 7.Ramsay, J. G. and Huber, M. I. (1987) THE TECHNIQUES OF MODERN STRUCTURAL GEOLOGY: Vol.1 Strain Analysis, Vol.2 Folds and Fractures, and Vol.3 Applications of continuum mechanic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cademic Press, London, 1061pp. 8.楊昭男 (1985) 臺灣的地質構造現象,臺灣地質之六。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編印。
課程諮詢管道
研究室分機 2760
位置 材資館410研究室
課程對應SDGs指標
備註
●上課方式:
遠距上課
●評量方式:
期中考、期末考採實體紙筆測驗或採線上報告,將視實際教學狀況而定。
●補充說明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