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與進度
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期
課號
課程名稱
階段
學分
時數
修
教師
班級
人
撤
備註
110-2
302187
坡地生態工法
1
3.0
3
★
陳偉堯
防災所
5
0
土木四甲乙&防災所合開(研究所上限14人) 配合USR計畫
教學大綱與進度:
教師姓名
陳偉堯
Email
waltchen@ntut.edu.tw
最後更新時間
2022-01-22 07:28:47
課程大綱
由於台灣經常發生土壤沖蝕、水土流失、土石流和地滑等災害,所以邊坡相關問題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研究領域。在本課程中我們將探討造成邊坡問題的兩個主要原因,即(1)土壤沖蝕和(2)邊坡滑動,並解釋如何使用土壤生物工程(生態工法)的技術來防治或減緩邊坡相關問題,兼顧理論與實務。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之外,並將參與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的現地訪查服務,實際應用所學知識,作為本校實現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核心價值的一環。本課程將以中文授課,不需要先修課程,且現地訪查的交通費與保險費由USR計畫負擔。請注意選修本課程即自動同意所繳交的資料和報告得為USR計畫所用,無須另外授權。
課程進度
Week 01: 生物技術和土壤生物工程原則 Week 02: 土壤沖蝕概述 Week 03: 邊坡滑動概述 Week 04: 邊坡的危險徵兆與現地調查 Week 05: 植生穩定技術概述 Week 06: 第一次現地訪查服務(石磊部落) Week 07: 土壤沖蝕與空間分析 Week 08: 邊坡的穩定分析和STABL Week 09: 根系力學概述 Week 10: 植生穩定技術應用 Week 11: 現地問題與對策分析 Week 12: 第二次現地訪查服務(石磊部落) Week 13: 集水區土壤沖蝕的理論 Week 14: 邊坡穩定分析的理論 Week 15: 根系力學的理論 Week 16: 坡地災害潛勢的分析(邀請演講) Week 17: 指定閱讀(遙測的應用) Week 18: 期末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與進度將依照實際需要而彈性調整
評量方式與標準
作業/小考/上課參與/現地訪查表現 30% USR之參與實踐學習報告(期中報告) 30% USR之參與實踐學習報告(期末報告) 40%
使用教材、參考書目或其他
【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
使用外文原文書:是
(1) Gray, D. H. and Sotir, R. B. (1996). Biotechnical and Soil Bioengineering Slope Stabiliz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Erosion Control (2) 陳彥璋,陳偉堯(2005),坡地生態工法:坡地植生工程理論與實務,明文書局 (3) 講義和期刊論文
課程諮詢管道
課程對應SDGs指標
備註
如果學校公佈採取遠距教學,將改用Google Meet進行教學,屆時網址會公佈在北科i學園,未選課者可直接email老師詢問網址。若採取遠距教學,會取消現地訪查,改為課堂學習。